傳說,有五個糕囝仔分散在台灣各地… 當他們聚首時,台灣的傳統糕餅文化就有復興的希望…
好吧這不是七龍珠,但是我們五個人確實是一頭栽入這個看似艱難的任務裡。關於我們這些政大廣告系的四年級老人,整體來說,有點皮皮的(叫糕囝仔正好,科),還有大四才會有的老氣橫秋,以及一點「在畢業前,我們多少可以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吧」的想法。
2010年六月系上畢業製作主題開始發展,經過一番思考後,政大廣告系21屆畢業製作團隊決心延續20屆的主題-台灣軟實力。我們以「台灣迷你群」為主題,希望邀請這塊土地上的朋友們跟我們一起重新發現台灣,成為台灣的頭號粉絲。
而糕囝仔們本著貪吃的精神,則是決定以台灣的傳統糕餅做為我們的子題。說實在的,起初想到以後要和這個產業相伴到畢業,手心有點冒汗。畢竟這五隻糕囝仔對傳統糕餅的知識,在當時還是相當有限(比如無法分出老婆餅和太陽餅的不同之處),又有些擔心這個品項距離年輕人太遙遠……。諸如此類的疑慮,像一隻大蒼蠅,每次我們討論時就會在頭上飛來飛去。
但當我們越深入了解傳統糕餅這個產業,越是了解它,我們發覺台灣傳統糕餅的價值在於它呈現了這塊土地兼容並蓄的特性,也反映了台灣人對這塊土地的觀察與情感,儼然已經是台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了。並在許多次的採訪與試吃(忽略熱量的部分)中,對於傳統糕餅有了屬於我們自己的全新體會!
因此我們決心以【傳統糕餅,不只淺嚐】作為我們的活動名稱,帶領許許多多愛吃、或不愛吃、甚至聽到傳統糕餅鼻子會噴氣的朋友們,以不同角度重新發現台灣傳統糕餅,跟我們一起無可救藥地迷上糕餅。
至於更多糕囝仔與糕餅之間的故事,請各位在此稍微停留一下,以逸待勞地聽聽我們和糕餅們的種種情事,下回馬上分解,請勿走開喔!